1月14日,蘭州黃河劇院秦韻悠揚,親切熱烈。甘肅省秦腔劇院創(chuàng)作的新編歷史劇《蔡文姬》在此首演。觀眾們冒著三九嚴寒走進久違的劇場,帶著對秦腔藝術揮之不去的深深熱愛,以及對這臺新戲的品評、審度和期許。
蔡文姬作為我國東漢末年的一代女史,她的故事已為人們熟知。她充滿悲歡離合、顛沛流離的一生,令人唏噓不已。她的《悲憤詩》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占據(jù)一席之地,而人們更知道,她的歷史功績在于將其父蔡邕所治、又因戰(zhàn)火被焚的殘存的《漢記》全部整理完成,使中國歷史的文字記載不致缺失一段重要內(nèi)容,誠可謂功高卓著。從1959年郭沫若編劇、焦菊隱導演、朱琳等大家創(chuàng)作首演話劇《蔡文姬》開始至今,全國有十幾個地方劇種都將這一題材搬上了舞臺,而且都是由本劇種具有代表性的大家主演。秦腔舞臺上出現(xiàn)《蔡文姬》的演出尚屬首次,由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蘇鳳麗領銜主演。秦腔新編歷史劇《蔡文姬》并非簡單的、不同劇種之間的搬演,而是一出在創(chuàng)作理念上完全脫俗、在舞臺呈現(xiàn)上令人為之一振的全新劇目。
秦腔新編歷史劇《蔡文姬》跳出了以往同類題材的窠臼,沒有讓戲劇情節(jié)和人物成為服從于某種概念的圖解符號,而是回歸到戲曲藝術的本質(zhì):寫人、人的感情、人的內(nèi)心世界、人在特定生存狀況中真實的改變。無論這種改變是多么殘酷,或者多么令人驚喜。比如蔡文姬在匈奴12年“未曾再讀漢家史書”,歸漢以后,當著曹操與眾人的面,竟將自己一時間忘卻了原本心心念念的《漢記》、張口結(jié)舌不能背誦的窘態(tài)完全顯現(xiàn)于大庭廣眾之下。此時,無論是劇中的曹操、卞夫人、蔡文姬本人,還是劇場中的觀眾都感到一種刺骨錐心的疼痛。曾幾何時,普天之下的讀書人誰不知道蔡邕之女蔡文姬是一代奇才,文壇上的女中豪杰。用董祀的話來說,“眾多學友中,唯有賢妹能夠過目成誦、倒背如流”。曹操不惜大費周折,派遣專使前往匈奴之地迎接蔡文姬歸漢,董祀不惜以自身作為抵押,保全蔡文姬能夠順利回到中原。這些都是為了要修史,因為只有蔡文姬才能將《漢記》補續(xù)成全。蔡文姬本人經(jīng)歷了與丈夫左賢王和一雙兒女生離死別的痛苦訣別,萬般愁腸千回百轉(zhuǎn),熱淚漣漣地回到家鄉(xiāng),不也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續(xù)全《漢記》嗎?此時的蔡文姬失望驚懼,幾乎萬念俱灰;而曹操則由掃興、震驚,進而怒火中燒。在我看來,此處當為劇本的神來之筆,聲名赫赫的才女蔡文姬沒有被拔高凸顯到鶴立雞群、慷慨激昂、語驚四座。相反,她是那么真實,那么弱小,那么孤單,那么楚楚可憐。僅此一點,就令人禁不住為秦腔新編歷史劇《蔡文姬》叫好!其實,這里完成了一個重要的戲劇轉(zhuǎn)換:全劇伊始出現(xiàn)在觀眾眼前的蔡文姬倒真是一身正氣,性格剛烈,她“救書簡顧不得丹霞燎面”;面對著戰(zhàn)火亂世,她依然“為書簡戴孝,送文墨上路”;面對寒光閃閃的鋼刀,她鏗鏘有力、毫不遲疑地說出人可以“上跪天地,下跪父母,安能跪入室之賊”;她曾嘆息自己“十二載丟下詩書盡癡憨”,她痛心地問自己“珠若蒙塵仍可拭,失憶怎能寫春秋”。而這所有的一切都凝聚成了此時此刻她所遭受的心靈重擊。這一瞬間的蔡文姬已如她珍藏保留至今的幾片殘簡,火里燒、沙里埋、雪中丟,千磨萬損……此時不用渲染,觀眾仿佛已親身感受到蔡文姬內(nèi)心的悲之深也,痛之切也。
蔡文姬的扮演者蘇鳳麗演出后對筆者說,她最喜歡、最舒心的就是整個劇場在某一特殊時刻那份近乎奇妙的安靜,八九百人似乎同時屏住呼吸,他們的心和蔡文姬一起跳動。所以,當奇跡出現(xiàn),蔡文姬回到離別12年的蔡府,在園中樹下依稀看到當初被她拼死從火中救出、又被董祀埋入地下的片片殘簡時,父親所教誨《漢記》中的每一個字、每一句話如潮水般涌入腦海,清晰鮮活地復原無誤,人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。一個被命運無情打壓進谷底的靈魂燦然升騰,那么豁達明亮!受盡苦難的蔡文姬從此開始盡情施展她的才華,筆走山河寫青史,絕世才情終成歌。
該劇舞臺形象性格各異,鮮明生動,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——左賢王威猛剛烈與兒女情長兼濟;曹操雄才大略,重視修史又愛才心切;董祀一介文士子卻俠義肝膽,凜然無私;卞夫人顧全大局,言行沉穩(wěn);月兒善良單純,一片忠誠……各個人物無論著墨多寡濃淡,皆分寸得當、恰到好處,體現(xiàn)了演員的藝術水準。同時,該劇音樂創(chuàng)作整體大氣流暢;舞臺美術于簡約空靈之中,很好地拓展了表演空間,歷史的深邃感似乎在無盡延伸。每一位藝術家都在用他們的智慧和心血傾情表現(xiàn)著、傳承著我們民族的寶貴文脈。戲劇至此,實實令人可欽、可贊!